APPLICATION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在3微米激光晶体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团采用提拉法生长Ho:CaGdAlO4和Ho,Pr:CaGdAlO4晶体,分析晶体质量、结构、溶质分凝与偏振光谱性能。Ho3+的5I6→5I7跃迁呈宽带荧光特性,发射波长从2750nm延伸至3000nm,为中红外超短脉冲的产生提供频谱保障。
上海科技大学宁志军课题组今年在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前期采用低维锡基钙钛矿结构和纳米梯度结构制备了高效太阳能电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将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提高到0.94 V,12.4%的光电转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稳态输出效率较高的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致发光光谱定义为当一束光子能量足够高(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g)的激光入射到半导体材料上,会将价带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从而在该材料中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形成非平衡载流子。这些非平衡载流子随即通过各种散射过程快速弛豫到相应能带的底部,最后发生复合产生荧光。采集该复合发光的光谱即称为光致发光光谱。
1、稀土上转换发光的概念;2、稀土上转换发光的原理;3、稀土上转换发光的应用;4、稀土上转换发光相关光电产品;5、几个容易混淆的“上转换”概念;
氧 (氮)化物荧光粉材料以其高发光效率、可被可见光有效激发、稳定性高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在固体发光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其中,稀土掺杂的荧光粉由于表现出较高的发光强度、较高的量子效率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铕(Eu)元素在化合物中存在Eu2+和Eu3+两种价态。Eu2+发射峰位易受晶体场影响的,即基体或者参杂材料的改变(浓度、元素等),发射峰的强度会发生变化,发射中心会发生红移或者蓝移;Eu3+的发射峰是由其自身决定的,比较尖锐、峰位不受晶体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