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构建基于碳纳米线圈(CNC)的手性-介电-磁三位一体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实现优异低频微波吸收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然而,进一步增强低频微波吸收和阐明相关损耗机制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潘路军教授团队在《Nano-Micro Letters》期刊发表题为《Multifunctional Carbon Foam with Nanoscale Chiral Magnetic Heterostructures for Broadb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Low Frequency》的研究论文。为实现宽带微波吸收的手性-介电-磁三位一体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
华南理工大学周博教授及其合作单位提出全新的概念模型,即在单一980nm激光激发下,实现多层核壳纳米颗粒全彩调控,为发光材料设计和前沿光子应用开辟新方向。
西北大学苗慧课题组在原位生长构筑Sb2S3@CdSexS1-x准一维S型异质结光阳极及其光电化学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Fabricating S-scheme Sb2S3@CdSexS1-x quasi-one-dimensional heterojunction photoanodes by in-situ growth strategy towards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西北大学物理学院为该论文第一单位,刘康德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苗慧教授为通讯作者。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Raman Spectroscopy, FT-Raman)是一种结合了拉曼散射效应与傅里叶变换技术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干涉信号,显著提升了传统拉曼光谱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同时有效抑制了荧光干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将精简介绍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组成及其应用,为初步了解该领域的学生或研究人员提供关键信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可调节的带隙和卓越的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p-i-n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低于n-i-p结构,主要受限于表面少数载流子的深能级陷阱。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集贤教授团队通过研究聚乙烯亚胺(PEI)家族的胺基团在不同配置和质子化状态下的反应,揭示了一种原位质子化过程,并将其与少数载流子的深能级陷阱减少相关联。这一发现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表面钝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了高达24.3%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并显著提升了器件的运行稳定性。
Copyright © 2020 Zolix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环科中路16号68号楼B.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148号-1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