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北京化工大学的严乙铭教授、杨志宇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在MnO2/g-C3N4异质结构中构建界面电子桥,增强的Npz-Mndz2轨道杂化成功提高了其用于HCDI的性能。Npz-Mndz2轨道杂化诱导了从g-C3N4到MnO2的电子迁移,实现了高的Mn dz2电子占据。在工作电压为1.2V的条件下,MnO2/g-C3N4表现出68mg g-1的除盐量,3.6mg g-1 min-1的除盐率以及0.7224kWh kg-1的能耗。这项创新的工作为激活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活性,从而为加速电荷转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光生电荷特性的研究对很多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如各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高速光电探测器,以及新型光催化与光电催化材料中光诱导载流子的传输、复合、电荷转移特性的研究等。表面光电压技术是基于表面光伏效应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之为表面光伏技术(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ique, 简称 SPV 技术)或表面光电压谱(Surface Photovoltaic Spectroscopy,缩写为SPS),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生电荷的寿命、表面电势、导电类型、异质结电荷转移,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等参数的光学测量。[1,2] 本文介绍了卓立汉光基于宽光谱可调单色光源的一体化表面光电压谱测试系统,以满足多种不同类型光电材料的表面光电压表征与研究的测量需求。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周博教授团队在著名期刊Adv. Mater.上分发表了题为“Cross Relaxation Enables Spatiotemporal Color-Switchable Upconversion in a Single Sandwich Nanoparticl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交叉弛豫介导的上转换光色调控策略。
作者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直接且成本低廉的方法来创建一种触觉和视觉的人工多感官集成神经系统,通过连接压阻器和石墨-MoS2-石墨(Gr-MoS-Gr)场效应晶体管(FET)。该系统不仅单独通过压力和光学刺激模拟突触可塑性行为,而且在协同效应的刺激下表现出比单一感官模拟时更强的感知能力。通过改变压力的幅度、压力的频率和光信号的强度,模拟了平坦或粗糙的道路、行走或跑步的运动状态以及白天或夜间的外部照明环境。另外,通过结合上述刺激条件,设计并成功模拟了一系列可区分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示了该设备在多感官集成仿生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近日,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叶志镇院士团队在有源矩阵钙钛矿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Nanosurface-reconstructed perovskite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active-matrix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10.1038/s41565-024-01652-y)上。浙江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李红金博士为第一作者,叶志镇院士、戴兴良研究员、黄靖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Copyright © 2020 Zolix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环科中路16号68号楼B.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148号-1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