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近日,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热议。本文采用卓立汉光的SmartFluo-Pro三维荧光光谱仪对掺杂矿物油的食用油样品进行检测。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且耗时的前处理,即可得到准确且直观的检测结果,对食用油中矿物油掺杂成分进行快速鉴别,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北京化工大学严乙铭教授、杨志宇副教授成功地在WS2-WO3异质结构中构建了一个强界面电场,通过提高W的d带中心来增强中间体的吸附,从而加速了ENRR动力学。结果显示,WS2-WO3表现出62.38 μg h-1 mgcat-1的高NH3产率和24.24%的法拉第效率(FE)。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WS2-WO3中的强界面电场使W的d带中心向费米能级上移,导致-NH2和-NH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增强。该研究为界面电场和d带中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增强ENRR过程中中间体的吸附提供了一种前途策略。
北京化工大学严乙铭教授,杨志宇副教授通过Mg2+离子在过渡金属(TM)层之间的限域来压缩[MnO6]八面体,以提高电化学稳定性。MnO2中压缩的[MnO6]构型避免了电化学过程中简并电子基态的形成,从而抑制了J-T畸变,有效提高了电化学可逆性。实验和理论结果都证实了简并基态的避免是由于Mn4+轨道简并性的消除。这种电子结构可以减轻J-T畸变,并进一步提高Na+存储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
北京化工大学杨志宇研究员及其团队利用 d-π 共轭策略来提高 TMO 的电子电导率。选择具有大共轭体系的酞菁 (Pc) 分子来修饰过渡金属氧化物 (δ-MnO2)。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验证MnO2和Pc之间的强d-π共轭可以提高MnO6单元中低能轨道(dxy)的轨道能级,进而提高dxy的氧化还原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电化学钠存储性能。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博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界面能量传递(IET)的概念模型,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实现了上转换发光动力学过程调控与光色动态调节。该工作以“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photochromic upconversion through interfacial energy transfer”为题发表在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Copyright © 2020 Zolix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环科中路16号68号楼B.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15148号-1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795号